落實條塊結合雙主體領導責任
完善上下聯動一體抓工作格局
——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條塊結合、上下聯動”
工作推進會議上的講話
陳 潤 兒
(2014年3月7日)
同志們:
剛才,七個單位的負責同志分別介紹了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省以下管理單位活動進展情況和下步工作打算。總體看,領導是重視的,態度是積極的,工作是主動的,他們的做法和經驗值得中央和省直部門借鑒。下面,我受憲魁書記委托,代表省委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就構建“條塊結合雙主體、上下聯動一體抓”的工作格局,講三點意見。
一、堅持“條塊結合雙主體、上下聯動一體抓”十分必要
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中央和省直單位黨組注重加強對省以下管理單位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領導,總體情況良好,但是我們在調查研究過程中,發現還存在三個問題。一是中、省主管單位存在“不用管”的思想。有的認為市(地)黨委是本地區、本單位教育實踐活動的責任主體,對自己下屬的單位還將派駐督導組,依靠市(地)黨委抓就行了,想當“甩手掌柜”、樂觀其成;也有的認為,第一批活動已有現成的經驗,第二批活動不需下太大的功夫;甚至有的還認為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時下屬單位已經上下聯動了,問題查找了、整改正在抓,用不著拿出更多的精力去抓下屬單位的教育實踐活動。二是市(地)黨委存在“不敢管”的顧慮。有的市(地)黨委認為一些中央、省管單位雖然黨組織關系隸屬于地方,但是人權、財權、事權都在上面,“管淺了”不拿當回事,“管深了”容易影響關系,甚至會得罪上級機關。因此,在組織領導過程中,縮手縮腳、畏首畏尾,還沒有真正下決心把省以下管理單位教育實踐活動與直屬單位放在同等位置、同樣對待,想應付差事,一帶而過。三是下屬單位存在“不服管”的心態。個別省以下的中央、省管單位認為,所在地的市(地)、縣(市)黨委不了解行業特點和系統內部的規定,不能設身處地從本行業、本系統實際出發來考慮問題,擔心地方黨委指導不到“點”,督導不上位;甚至還有的擔心市、縣黨委只強調滿足地方經濟發展需要,不考慮行業系統的實際困難,督導整改時,可能會亂“上綱”、碰“上限”。這些模糊認識,與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是大相徑庭的,也與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目標要求是背道而馳的。市(地)黨委和中央、省直部門一定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的要求上來,以堅定的態度和決心,以積極的主動和作為,切實抓好中央和省管單位的教育實踐活動,盡快形成“條塊結合雙主體、上下聯動一體抓”的工作格局,確保教育實踐活動不走過場,取得實效。
所謂“條塊結合雙主體”,就是針對現在省以下管理單位三種類型:一是垂直管理單位,即中央和省直部門對人、財、事進行“一條編”管理的單位,如國稅、銀行、海關、氣象、鐵路、電力、煙草、通訊、工商、地稅、質監、農科院等;二是雙重管理單位,即省直和市(地)或在人事權、或在業務上共同管理的單位,如公安、檢察、法院、國土等;三是行業管理單位,雖然省直既不管人,也不管物,但實行行業管理、履行行業指導職責,如農口指導至與服務群眾密切相關的農村基層“七所八站”和教育、衛生、文化等部門,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實行由所在市(地)、縣(市)黨委和中央、省直單位雙重組織領導、督查指導,不許撂擔子推責任,做到各司其職、共同負責。所謂“上下聯動一體抓”,就是堅持把教育實踐活動第一和第二批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前后銜接,密切配合、聯動推進。
第一,實行“條塊結合雙主體、上下聯動一體抓”符合中央精神,是有效組織開展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中央在部署教育實踐活動時多次強調,要堅持上下聯動、前后續接,相互配合、共同推進。中央實踐辦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指導意見》中也明確提出要上下聯動抓整改,要把第二批活動整改問題和需要上級解決的問題銜接起來,以上帶下、以下促上,動真碰硬,攻堅克難,持續發力、步步為營,確保整改成效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省委在認識到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有涉及層次多、覆蓋范圍廣、群眾要求高的特點之外,還考慮到省以下管理單位與市(地)直屬單位同時啟動教育實踐活動,存在“條條塊塊”如何協同推進的問題,為避免出現“單打一”、“兩層皮”現象,在部署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時,憲魁書記特別強調要“充分發揮行業系統指導作用,省以下管理單位的教育實踐活動實行雙重組織管理。”隨著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陸續啟動和認識的深化,省委提出了要構建“條塊結合雙主體,上下聯動一體抓”的工作格局,這是符合中央精神和龍江實際的。前不久,中央第七巡回督導組前來龍江督查指導工作,傅克誠組長對這一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這是有效組織開展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
第二,實行“條塊結合雙主體、上下聯動一體抓”符合整改要求,是鞏固深化中央、省直單位第一批活動成果的重要途徑。應該看到,經過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中央和省直單位在提高思想認識、堅定理想信念、轉變工作作風、推動工作落實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要看到,這些都是階段性成果。隨著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展開,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中反映的一些現象和問題,還會更加充分地暴露出來,同時,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中提出的整改舉措,需要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不斷的深化落實。第一批活動整改的問題能不能落實,整改的成果能不能鞏固,關鍵取決于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是否認真。兩批教育實踐活動是一個有機整體,是上下篇、接力賽,如果第二批活動在這場接力賽中掉了鏈子,整個教育實踐活動就會大打折扣。因此,中央和省直單位都要擯棄教育實踐活動已“功德圓滿”、“順利過關”的思想,在抓好自身班子問題深入整改的同時,要以更加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積極主動地和市(地)黨委一道抓好省以下管理單位的教育實踐活動,形成經常抓、長期抓、系統抓的工作機制,通過在鞏固中堅持、在堅持中鞏固,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
第三,實行“條塊結合雙主體、上下聯動一體抓”符合群眾愿望,是確保省以下管理單位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的重要保障。省以下垂直和雙重管理單位是中央和省直系統工作的支撐點和落腳點,也是基層群眾評價群眾路線教育的敏感點和關注點,如果在教育實踐活動中你推我、我推你,你靠我、我*你,那么就會出現“責任空檔”,基層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將會成為薄弱點。特別是從地位作用上看,省以下垂直管理、雙重管理、行業管理單位是本系統、本行業全部工作的基礎,他們履職的好壞與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甚至產生重要影響。作為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也是中央特別強調要“突出抓好”的教育實踐活動對象。從管理權限上看,省以下管理單位主要管轄權在上級部門,因條塊分割,容易出現“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的問題。不堅持“條塊結合雙主體,上下聯動一體抓”,這些問題怎么解決?無疑是一句空話。從工作性質來看,省以下垂直或雙重管理單位多數是執法監督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的執行機構,需要面對面同群眾打交道,處于聯系群眾的前沿和服務群眾的前端,往往是廣大群眾衡量該行業、該部門、該系統黨風政風的標尺。這些單位的地位作用、管理特點、工作性質決定了省以下管理單位的教育實踐活動十分重要,必須實行“條塊結合雙主體、上下聯動一體抓”。只有堅持“條塊結合”,才能使地方黨委和主管部門擔負起共同的責任,使“看得見的”和“管得著的”結合起來,推動問題的解決。所以我們要求“上下”、“條塊”都要共同發力,不留死角;只有堅持“上下聯動”,我們才能傳導壓力,落實責任,更好地解決下屬單位存在的具體問題和系統存在的共性問題,確保中央和省直單位的教育實踐活動取得更大成效。中央和省里的垂直管理、雙重管理、行業管理單位的很多問題病癥在基層,但是病根在上頭,大家對這一點應該會有共識。基層垂直管理、雙重管理、行業管理的單位在工作當中不能得到群眾的認同,甚至還引發了一些與基層和群眾的矛盾問題,很多原因是一些決策失誤,決策與實際相差太大,導致群眾不滿。這些問題如果沒有中央的省級單位和省里面直屬部門的高度重視、切實解決,基層的同志只能是望塵莫及、寸步難行。因此,我們一定要按中央的部署,始終把握好“為民務實清廉”的主題,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著力解決“四風”問題,努力達到“五個進一步”的基本目標,使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人民滿意的實際成效。
二、把握“條塊結合雙主體、上下聯動一體抓”的基本要求
“條塊結合、上下聯動”涉及地方黨委和中央、省直行業系統黨組等許多的工作,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思維,抓住影響“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的主要因素和關鍵環節,從根本上防止“結而不合、聯而不動”,通過共同負責、協同推進,確保“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在省以下管理單位教育實踐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1、要在“結合”上下功夫。省以下中央和省直管理單位與地方各部門共同工作生活在一個社會環境中,很多問題是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如果“單打獨斗”搞教育實踐活動,很難取得真正實效,必須在增進和促進“條塊結合”上下功夫。
一是堅持地方黨委領導與主管部門領導、督導、指導相結合。市(地)黨委要依據黨組織隸屬關系,加強對省以下管理單位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領導,切實負起領導責任;中央、省直行業系統的黨組要依據干部管理權限,負起對下屬單位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領導和督導責任,也就是實行垂直管理的中央和省直部門要對下屬單位活動負組織領導責任,實行雙重管理的省直部門要對下屬單位活動負起督導責任;實行行業管理的部門要對下級單位負起指導責任。要主動全面了解把握市(地)黨委對于當地整個教育實踐活動的總體安排部署,跟上節奏、合上節拍,進行有效對接。雙方都要圍繞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就活動各個環節的主要任務、具體安排等進行溝通協調,統籌謀劃、共同推進。我們準備要制定一個實施意見,垂直管理單位、雙重管理單位、行業管理單位這三個層次有不同的責任,與地方都要建立好溝通協調、督辦整改、反饋評價機制;地方黨委也要反饋群眾意見、幫助查找問題、推動問題整改,通過明確責任界限,真正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同推動“條塊”結合和問題整改。
二是堅持突出解決“四風”與認真整頓行風相結合。中央和省直管理單位作為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還存在不少問題,既有中央分析普遍存在的“四風”問題,同時還有行業不正之風,“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等。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列舉了很多基層執法部門、服務行業、窗口單位直接影響群眾利益,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具體問題,要認真地整改。按照中央專項治理的要求,我們在解決干部身上問題的同時,要著重解決群眾身邊的問題,特別是基層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前不久,我們到基層調查研究,基層普通群眾在這方面反映特別強烈,有很多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里都點到了。要把解決群眾身邊的問題和干部身上的問題結合起來。從上級機關、干部來講,更多的是要解決干部身上的問題,而從基層機關、干部來講,更多的是要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問題。老百姓盯住的、看見的是基層干部坑害群眾、侵犯群眾、漠視群眾利益的問題,主要是服務群眾不到位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雖然是個別的,但是如果不解決好,必然會演變成行風問題,會造成行風影響,所以管行業必須要整頓行風。中央和省直系統、單位對下屬單位的教育實踐活動,在解決好“四風”問題的同時,致力于整改行風責無旁貸。必須聯系行業實際發揮自身優勢,切實加強工作指導,嚴格督促檢查,要采取富有行業特點的工作措施,加快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解決,推動行風有大的轉變。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中,省直單位重點任務是開展八項專項治理;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省直單位除了將八項專項治理工作進一步延伸、拓展、落實到位以外,還要重點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問題,要針對漠視群眾、脫離群眾、坑害群眾、服務群眾不到位等問題進行專項治理,使老百姓看得見而我們也應該要解決的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
三是堅持解決自身問題與服務群眾難題相結合。中央和省直管理單位的干部職工,有的雖然身在基層但是不了解基層,面對群眾但是不懂得群眾,有的為了自身的發展不顧當地的實際,不給地方服務、不為群眾服務。解決“四風”問題和加強作風建設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更好地服務群眾、推動改革和發展。所以在這一次教育實踐活動中,要認真查找和切實整改中央和省直管理單位自身存在的問題,同時也要解決好不關心、不熱心、不盡心服務群眾,不支持地方發展的問題。要樹立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把這兩個問題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同奏和諧主旋律,共唱改革發展戲。
2、要在“聯動”上下功夫。教育實踐活動兩個批次是上下篇、接力賽,是一個有機整體,務必要繼續抓好前后銜接、上下聯動,相互配合、共同推進。
一方面,要堅持以上帶下。中央和省直單位要緊密結合實際,發揮自身優勢,圍繞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部署,對本行業、本系統、本單位的問題的整改工作要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和操作辦法。特別是對于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敏感問題,更應該從上邊做起、從上邊改起,發揮好傳導、示范、引領作用。對基層單位存在的問題要督促其自己改、主動改,一直要改到群眾滿意。
另一方面,要堅持以下促上。要充分調動省以下中央和省直管理單位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堅持開門搞活動,要按照劉云山同志提出的要求,全程敞開門、真開門、開大門,讓群眾參與、讓群眾監督、讓群眾評判,解決好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現在一些久拖難改的問題,病癥在下面,病根卻在上頭。有些問題光靠基層自身力量很難徹底解決,需要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單位主動認領,從源頭上加強解決或幫助基層單位認真解決。同時,要注意對照省以下管理單位在聯系服務群眾方面存在的共性問題,倒查中央和省直行業系統領導機關的問題,促進中央和省直行業系統領導機關深化整改、徹底整改。雖然一些單位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但要結合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倒查,使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沒有發現的問題得到發現、沒有解決的問題得到解決。
3、要在“協同”上下功夫。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直接面對基層,遇到的矛盾和問題會更尖銳、更具體、更復雜,解決起來難度也更大、任務更艱巨。這就需要中央、省直單位和市(地)黨委要整合力量、攥成拳頭、共同推進。
一要協同強化問題導向。一定要立足于解決問題,以問題的解決來取信于民,以問題的整改來檢驗成效。現在有一些單位和干部還存在 “我們這里沒有問題”、“我個人沒有問題”的錯誤認識。“四風”問題在不同地區、不同部門都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絕對沒有“有”與“無”之別,說沒有問題本身就是問題,說明態度有問題、認識有問題、工作有問題。一定要敢于正視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中央和省直主管部門與市(地)黨委要注意溝通、及時反饋、交換意見,積極主動地幫助市、縣管理單位發現問題、查找問題、解決問題。
二要協同開展專項治理。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要始終做到不走神、不散光,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抓一項成一項;特別是對積弊已久、問題成堆的行業不正之風要下猛藥,全力推進,形成聲勢,實現突破。下一步,省里還要進行專門部署開展專項治理。
三要協同夯實基層基礎。目前,一些基層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在“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較為突出,根本原因是基層的班子軟弱、組織渙散、基礎不牢。抓隊伍必須要抓班子,強隊伍必須要強班子,一定要強化基層、夯實基礎。中央要求對鄉鎮以下的基層組織單位進行集中整頓,對渙散軟弱的組織該調整的要調整、該配強的要配強,為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打下堅實的組織基礎,強化領導保障。現在有的市(地)和縣(市)的中央和省直管理的單位班子比較渙散軟弱,要及早幫助其整頓,使這些單位教育實踐活動有人抓、有人管,否則難免會出現上硬下軟、流于形式、走過場的問題。在整改過程中,要幫助基層練好內功、祛病強身,幫助基層解決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三、完善“條塊結合雙主體、上下聯動一體抓”工作格局
中央和省直單位和市(地)黨委要把構建“條塊結合雙主體、上下聯動一體抓”工作格局,開展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切實抓緊抓好。
第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對于省以下管理單位的教育實踐活動,市(地)黨委要負組織領導責任,中央和省直單位要根據職責履行好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領導、督查指導的責任,任何部門都不能搞“權力下放”,不能當“甩手掌柜”。如果活動走了過場,市(地)黨委“一把手”和中央、省直單位主要負責人都要承擔責任。市(地)黨委要像抓所屬縣(區)和市直部門教育實踐活動一樣,抓省以下管理單位的教育實踐活動,做到同部署、同督導、同檢查、同總結。中央和省直單位要做到領導小組機構不撤、力量不減、領導不松,可以根據分工做適當調整,一把手仍然擔任領導小組組長,還要明確一位班子成員具體抓,其他成員都要建立聯系點,以點知面、以點抓面、以點帶面,加強組織領導。
第二,要強化活動督導。不僅市(地)黨委要督導,同時主管單位、系統部門的黨組也要注意加強督導。特別是垂直管理的中央和省直單位要組建專門的巡回指導組,分片負責,巡回督導,重點督導垂直管理單位對市(地)黨委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各項部署,尤其是整改問題的落實情況。督導過程中,要注意與市(地)黨委定期通報情況、交換意見,密切配合、共同推進。
第三,要開展有效指導。為了把這一工作格局落到實處,省委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將定期召開“條塊結合、上下聯動”工作匯報和工作推進的會議。再過一個月左右,我們要聽取一次中央和省直部門抓省以下管理單位教育實踐活動情況的匯報,接著要聽取抓專項治理情況的匯報。特別是對群眾反映突出的老大難問題,省委教育實踐領導小組和辦公室要進行跟蹤指導,對活動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要注意分析研判,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和具體辦法。
第四,要抓好宣傳引導。要大力宣傳構建“條塊結合雙主體、上下聯動一體抓”工作格局,推動省以下中央和省直管理單位教育實踐活動有序推進、取得實效的做法。發揮典型引導作用,形成示范帶動效應,為全省執法監督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