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口爆-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视频-麻豆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投訴及服務電話:4000086999
競價系統服務電話:18604620014

企業發展    

 

 

黑龍江省城市轉型發展 破解“資源詛咒”

2014/12/23 9:13:17 北大荒網 趙婧 【字體: 瀏覽次數:

黑龍江日報1222訊 省委書記王憲魁在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上指出,解決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問題是我們躲不開、繞不過的坎,已經到了非轉不可的緊要關口,必須下決心突破。

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需要“突破”,滿足群眾發展需求需要“突破”,破解“資源詛咒”需要“突破”……回答轉型的歷史答卷,“突破”是唯一答案。

歷史給了黑龍江一個難得機遇:201311月,國務院正式實施《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黑龍江省牡丹江、大慶等11個城市列入全國資源型城市。

龍江人也以艱苦的努力搶抓住了這一機遇:201312月,省委召開經濟工作會議,部署“重點抓經濟、突出抓產業、關鍵抓項目,深入實施‘五大規劃’發展戰略”。

自此,黑龍江省資源型城市找到了破解“資源詛咒”的利器,正逐步實現華麗轉身。

轉型,擺脫困局的龍江選擇

去年以來,省委書記王憲魁深入煤城調研,召開座談會,鼓勵煤炭城市堅定不移推動煤城轉型發展,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新路。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也多次到煤城和龍煤集團調研,解決實際問題。

今年8月,省委書記王憲魁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討論《黑龍江省煤炭城市轉型發展規劃(2014-2020)》,強調要遵循經濟規律、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既要把當前工作做好,又要把長遠工作謀劃好,既要充分發揮煤的優勢、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又要不唯煤,大力發展非煤產業,既要深化機制體制改革、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又要文化社會和諧、保持大局穩定,促進煤城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這項《規劃》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是多年來四大煤城轉型規劃層面的一個大動作。”省發改委振興處副處長孫宏偉告訴記者。2014年,黑龍江省6個資源枯竭城市和4個參照執行政策縣爭取國家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20.96億元。累計有67個項目獲得了國家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專項資金4.1億元支持,總投資45.5億元,有力支持了資源型城市的轉型發展。今年國務院28號文件特別指出,以黑龍江省雞西、雙鴨山、鶴崗、七臺河四大煤城為重點,研究布局若干現代煤化工及精深加工項目,實施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攻堅行動計劃。這些都是省委、省政府對上積極爭取的結果。

黑龍江省積極推動大慶可持續發展。與中石油簽訂《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促成省企在油氣勘探開發、煉化項目等領域開展戰略合作。探索利用非常規油氣資源,推進以氣補油、以外補油、挖潛增油,全力保持油田持續穩產。加快發展壯大接續產業,中石油已同意開展大慶石化年產1000萬噸煉油擴能項目前期工作,新增500萬噸原油配置,支持哈爾濱石化摻煉俄油,支持大慶建設石油裝備制造中心,支持石油工程技術和建設服務業做大做強。最終將在黑龍江省形成3000萬噸煉油、340萬噸乙烯、130萬噸聚丙烯和100萬噸芳烴能力和高端石化產業基地。

與此同時,黑龍江省制定了《推進國有林區轉型發展的若干意見》,堅持“林業經濟林中發展、林區工業林外發展”,推進木材生產向生態建設、林木經營向森林經營、林業經濟向林區經濟、粗放增長向集約增長轉型。大力實施省委“五大規劃”發展戰略,既保持發展速度,又注重轉型質量;既加快發展經濟,又重視保護環境,黑龍江省詮釋了轉型中“突破”之科學態度。跨越,發展多元產業的龍江探索資源型城市轉型不是單純經濟轉型,而是整個城市系統的轉型。

“黑色”和“綠色”,成為雞西城市轉型的有力說明。今年7月,青島啤酒(興凱湖)有限公司年產40萬千升搬遷新建項目,在雞冠工業園區落戶,建成達產后將安置就業人數達1000人,年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同時將拉動大米、紙箱、瓶蓋、物流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百年煤城在加快轉型中“雞西綠”頻頻“出彩”,源自該市提出“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理性思路,確定“兩黑一綠”的產業格局。 “以煤為基”,正視和鞏固煤炭產業的基礎地位,著力發展煤炭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爭取在發展煤化工上破題;“多元發展”,大力發展石墨、綠色食品、醫藥、旅游、現代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非煤替代產業,拓展新空間,打造新優勢。

2011年以來,雞西共啟動產業項目451項,其中煤炭精深加工項目105項,占全部項目的23.3%;非煤產業項目346項,占全部項目的76.7%。

“兩黑”,指的是煤和石墨,“一綠”,指的是綠色食品產業。今年上半年,雞西石墨產業發展取得了重要突破,與北汽集團簽約,投資25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石墨深加工項目,貝特瑞、香港浩市、滴道瑞諾恒等企業,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潛力,未來的雞西將成為最具產業話語權的“中國石墨之都”。

在雙鴨山,一期投資43億元的中俄經貿物流文化產業園已全面開工,這是該市推進對俄經貿戰略升級、加快城市轉型的龍頭項目,也是我國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第一個落地開工的大型國際經貿物流項目。 “一期項目60萬平方米已經全部動工了,不是一個單體干,而是物流園區、經貿園區、生活園區和住宅園區同時開工。”順著項目負責人的手勢看過去,記者看到一座地下結構已經完工的產業園。

幾年來,雙鴨山市先后開發建設了建龍100萬噸無縫鋼管二期、漢能薄膜太陽能電池、龍泰60萬噸煤制烯烴、中俄經貿物流文化產業園等一批投資規模大、項目層次高、產業拉動力強的項目,初步實現了由“一煤獨大”到“煤、電、鋼、糧”,再到煤炭、鋼鐵、電力、糧食深加工、煤化工、對俄貿易、新能源新材料“七業并舉”的轉變。2013年,全市非煤產業比重達到69.7%,比2010年提高了16.4個百分點。

氣化裝置1號爐系統開始水聯運,合成裝置凈化工段變換機泵單機試車,尿素裝置完成大顆粒小機泵試車工作……在鶴崗市中海油華鶴煤制60萬噸化肥項目現場,500名技術人員正在加緊調試設備。“現在是項目沖刺階段,目前已經完成總工作量的99%,聯機試車后開始試生產。”現場工作人員李子震介紹說。這個總投資42.5億元的煤制化肥項目達產后,將形成從“坑口”到“田間”的對接。

依托資源優勢,延伸產業鏈,煤與非煤雙輪驅動,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發展方式轉變。“鶴崗市目前已形成3條產業鏈,煤炭產業進入精深加工時代。”鶴崗市發改委主任宮運生介紹說,引入龍頭企業牽動,延伸精深加工鏈條,鶴崗市把煤炭深加工作為挖掘“原字號”潛能樣板,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煤焦化及副產品加工利用產業鏈,目前在建項目焦化能力達到500萬噸,總投資32億元的鶴翔、征楠兩個100萬噸焦化項目已投產,30萬噸焦油、5萬噸粗苯及10億立方米LNG煤制氣等項目年內投產;煤制化肥產業鏈,總投資42.5億元中海油煤制60萬噸化肥項目年底投產,100萬噸復合肥項目已有進展。項目全部建成后,鶴崗將成為東北三省最大的煤制化肥生產基地。

在七臺河市,轉型產業項目的建設為經濟止跌回升注入了新動力:至三季度末,該市經濟總量實現151.6億元,同比增長0.1%。七臺河結束了18個月GDP指標“跌跌不休”的歷史,實現了由負增長轉為正增長的跨越,標志著該市在經濟結構調整優化上取得了階段性重大進展。

轉型讓七臺河產業項目質量有了很大提升。在項目規模上,投資超億元的產業項目比重達到54%,還有3個投資超10億元的產業項目。在項目結構上,非煤項目數量占到了88.5%,投資額占到了64.5%,都大幅度超過了煤炭及其加工項目。從煤炭產業鏈條延伸上看,寶泰隆穩定輕烴、吉偉3.3萬噸焦爐煤氣制甲烷、隆鵬2億立方米LNG三個項目,都是原煤、焦炭、煤氣產業鏈條的進一步延伸,產品市場前景廣闊,推動全市煤炭循環經濟由傳統煤化工向現代煤化工轉變。在產業配套上,富強型材、光明玻璃與嘉寓門窗,萬嘉包裝、恒利印刷與雙葉家具等都是通過上下游產品鏈接形成的項目。

在大慶,915,沃爾沃旗下最經典的7座豪華SUV車型XC CLASSIC在北京上市,大慶造沃爾沃整車進入商業運營時代,今年將完成銷售2000輛。規劃占地83.3萬平方米,一期總投資45.6億元,規劃產能8萬輛,將催生1000億元的汽車產業鏈,是大慶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壯大接續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成功范例。

大慶引導各級干部牢固樹立“依托而不依賴”的資源觀,“保油田穩產是貢獻、保地方發展和社會穩定也是貢獻”的貢獻觀,“經濟社會生態并重”的效益觀,經濟轉型和城市轉型實現戰略突破,可持續發展能力居全國資源型城市前列。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大慶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國際化實現程度分別達到92.7%、60.1%、74.9%28.4%。實現了由單一資源型經濟向多元綜合型經濟的歷史性轉變。油與非油經濟比例從2003年的72:28調整到43.9:56.1,三次產業比例從2.7:86.9:10.4調整到4.2:79.4:16.4,地方經濟創造的財政收入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71%

產業發展的宏音在龍江的土地上奏響,挺起了黑龍江省資源型城市轉型的發展脊梁。2014年省重點推進產業項目271個,四煤城非煤產業項目41個,項目總投資297.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9.6億元,分別占四煤城全部省重點產業項目、總投資、年度計劃投資的82%75.7%、79.6%;大慶非油產業項目35個,年度計劃投資120.7億元,分別占大慶全部省重點產業項目和年度計劃投資的92.1%88.8%。轉型任重道遠,黑龍江在路上,苦干,實干。

 
  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需要“突破”,滿足群眾發展需求需要“突破”,破解“資源詛咒”需要“突破”……回答轉型的歷史答卷,“突破”是唯一答案。
 
  歷史給了黑龍江一個難得機遇:2013年11月,國務院正式實施《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黑龍江省牡丹江、大慶等11個城市列入全國資源型城市。
 
  龍江人也以艱苦的努力搶抓住了這一機遇:2013年12月,省委召開經濟工作會議,部署“重點抓經濟、突出抓產業、關鍵抓項目,深入實施‘五大規劃’發展戰略”。
 
  自此,黑龍江省資源型城市找到了破解“資源詛咒”的利器,正逐步實現華麗轉身。
 
  轉型,擺脫困局的龍江選擇
 
  去年以來,省委書記王憲魁深入煤城調研,召開座談會,鼓勵煤炭城市堅定不移推動煤城轉型發展,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新路。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也多次到煤城和龍煤集團調研,解決實際問題。
 
  今年8月,省委書記王憲魁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討論《黑龍江省煤炭城市轉型發展規劃(2014-2020年)》,強調要遵循經濟規律、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既要把當前工作做好,又要把長遠工作謀劃好,既要充分發揮煤的優勢、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又要不唯煤,大力發展非煤產業,既要深化機制體制改革、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又要文化社會和諧、保持大局穩定,促進煤城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
 
  “這項《規劃》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是多年來四大煤城轉型規劃層面的一個大動作。”省發改委振興處副處長孫宏偉告訴記者。2014年,黑龍江省6個資源枯竭城市和4個參照執行政策縣爭取國家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20.96億元。累計有67個項目獲得了國家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專項資金4.1億元支持,總投資45.5億元,有力支持了資源型城市的轉型發展。今年國務院28號文件特別指出,以黑龍江省雞西、雙鴨山、鶴崗、七臺河四大煤城為重點,研究布局若干現代煤化工及精深加工項目,實施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攻堅行動計劃。這些都是省委、省政府對上積極爭取的結果。
 
  黑龍江省積極推動大慶可持續發展。與中石油簽訂《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促成省企在油氣勘探開發、煉化項目等領域開展戰略合作。探索利用非常規油氣資源,推進以氣補油、以外補油、挖潛增油,全力保持油田持續穩產。加快發展壯大接續產業,中石油已同意開展大慶石化年產1000萬噸煉油擴能項目前期工作,新增500萬噸原油配置,支持哈爾濱石化摻煉俄油,支持大慶建設石油裝備制造中心,支持石油工程技術和建設服務業做大做強。最終將在黑龍江省形成3000萬噸煉油、340萬噸乙烯、130萬噸聚丙烯和100萬噸芳烴能力和高端石化產業基地。
 
  與此同時,黑龍江省制定了《推進國有林區轉型發展的若干意見》,堅持“林業經濟林中發展、林區工業林外發展”,推進木材生產向生態建設、林木經營向森林經營、林業經濟向林區經濟、粗放增長向集約增長轉型。
 
  大力實施省委“五大規劃”發展戰略,既保持發展速度,又注重轉型質量;既加快發展經濟,又重視保護環境,黑龍江省詮釋了轉型中“突破”之科學態度。
 
  跨越,發展多元產業的龍江探索
 
  資源型城市轉型不是單純經濟轉型,而是整個城市系統的轉型。
 
  “黑色”和“綠色”,成為雞西城市轉型的有力說明。今年7月,青島啤酒(興凱湖)有限公司年產40萬千升搬遷新建項目,在雞冠工業園區落戶,建成達產后將安置就業人數達1000人,年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同時將拉動大米、紙箱、瓶蓋、物流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百年煤城在加快轉型中“雞西綠”頻頻“出彩”,源自該市提出“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理性思路,確定“兩黑一綠”的產業格局。 “以煤為基”,正視和鞏固煤炭產業的基礎地位,著力發展煤炭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爭取在發展煤化工上破題;“多元發展”,大力發展石墨、綠色食品、醫藥、旅游、現代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非煤替代產業,拓展新空間,打造新優勢。
 
  2011年以來,雞西共啟動產業項目451項,其中煤炭精深加工項目105項,占全部項目的23.3%;非煤產業項目346項,占全部項目的76.7%。
 
  “兩黑”,指的是煤和石墨,“一綠”,指的是綠色食品產業。今年上半年,雞西石墨產業發展取得了重要突破,與北汽集團簽約,投資25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石墨深加工項目,貝特瑞、香港浩市、滴道瑞諾恒等企業,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潛力,未來的雞西將成為最具產業話語權的“中國石墨之都”。
 
  在雙鴨山,一期投資43億元的中俄經貿物流文化產業園已全面開工,這是該市推進對俄經貿戰略升級、加快城市轉型的龍頭項目,也是我國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第一個落地開工的大型國際經貿物流項目。 “一期項目60萬平方米已經全部動工了,不是一個單體干,而是物流園區、經貿園區、生活園區和住宅園區同時開工。”順著項目負責人的手勢看過去,記者看到一座地下結構已經完工的產業園。
 
  幾年來,雙鴨山市先后開發建設了建龍100萬噸無縫鋼管二期、漢能薄膜太陽能電池、龍泰60萬噸煤制烯烴、中俄經貿物流文化產業園等一批投資規模大、項目層次高、產業拉動力強的項目,初步實現了由“一煤獨大”到“煤、電、鋼、糧”,再到煤炭、鋼鐵、電力、糧食深加工、煤化工、對俄貿易、新能源新材料“七業并舉”的轉變。2013年,全市非煤產業比重達到69.7%,比2010年提高了16.4個百分點。
 
  氣化裝置1號爐系統開始水聯運,合成裝置凈化工段變換機泵單機試車,尿素裝置完成大顆粒小機泵試車工作……在鶴崗市中海油華鶴煤制60萬噸化肥項目現場,500名技術人員正在加緊調試設備。“現在是項目沖刺階段,目前已經完成總工作量的99%,聯機試車后開始試生產。”現場工作人員李子震介紹說。這個總投資42.5億元的煤制化肥項目達產后,將形成從“坑口”到“田間”的對接。
 
  依托資源優勢,延伸產業鏈,煤與非煤雙輪驅動,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發展方式轉變。“鶴崗市目前已形成3條產業鏈,煤炭產業進入精深加工時代。”鶴崗市發改委主任宮運生介紹說,引入龍頭企業牽動,延伸精深加工鏈條,鶴崗市把煤炭深加工作為挖掘“原字號”潛能樣板,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煤焦化及副產品加工利用產業鏈,目前在建項目焦化能力達到500萬噸,總投資32億元的鶴翔、征楠兩個100萬噸焦化項目已投產,30萬噸焦油、5萬噸粗苯及10億立方米LNG煤制氣等項目年內投產;煤制化肥產業鏈,總投資42.5億元中海油煤制60萬噸化肥項目年底投產,100萬噸復合肥項目已有進展。項目全部建成后,鶴崗將成為東北三省最大的煤制化肥生產基地。
 
  在七臺河市,轉型產業項目的建設為經濟止跌回升注入了新動力:至三季度末,該市經濟總量實現151.6億元,同比增長0.1%。七臺河結束了18個月GDP指標“跌跌不休”的歷史,實現了由負增長轉為正增長的跨越,標志著該市在經濟結構調整優化上取得了階段性重大進展。
 
  轉型讓七臺河產業項目質量有了很大提升。在項目規模上,投資超億元的產業項目比重達到54%,還有3個投資超10億元的產業項目。在項目結構上,非煤項目數量占到了88.5%,投資額占到了64.5%,都大幅度超過了煤炭及其加工項目。從煤炭產業鏈條延伸上看,寶泰隆穩定輕烴、吉偉3.3萬噸焦爐煤氣制甲烷、隆鵬2億立方米LNG三個項目,都是原煤、焦炭、煤氣產業鏈條的進一步延伸,產品市場前景廣闊,推動全市煤炭循環經濟由傳統煤化工向現代煤化工轉變。在產業配套上,富強型材、光明玻璃與嘉寓門窗,萬嘉包裝、恒利印刷與雙葉家具等都是通過上下游產品鏈接形成的項目。
 
  在大慶,9月15日,沃爾沃旗下最經典的7座豪華SUV車型XC CLASSIC在北京上市,大慶造沃爾沃整車進入商業運營時代,今年將完成銷售2000輛。規劃占地83.3萬平方米,一期總投資45.6億元,規劃產能8萬輛,將催生1000億元的汽車產業鏈,是大慶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壯大接續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成功范例。
 
  大慶引導各級干部牢固樹立“依托而不依賴”的資源觀,“保油田穩產是貢獻、保地方發展和社會穩定也是貢獻”的貢獻觀,“經濟社會生態并重”的效益觀,經濟轉型和城市轉型實現戰略突破,可持續發展能力居全國資源型城市前列。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大慶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國際化實現程度分別達到92.7%、60.1%、74.9%、28.4%。實現了由單一資源型經濟向多元綜合型經濟的歷史性轉變。油與非油經濟比例從2003年的72:28調整到43.9:56.1,三次產業比例從2.7:86.9:10.4調整到4.2:79.4:16.4,地方經濟創造的財政收入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71%。
 
  產業發展的宏音在龍江的土地上奏響,挺起了黑龍江省資源型城市轉型的發展脊梁。2014年省重點推進產業項目271個,四煤城非煤產業項目41個,項目總投資297.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9.6億元,分別占四煤城全部省重點產業項目、總投資、年度計劃投資的82%、75.7%、79.6%;大慶非油產業項目35個,年度計劃投資120.7億元,分別占大慶全部省重點產業項目和年度計劃投資的92.1%和88.8%。轉型任重道遠,黑龍江在路上,苦干,實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南县| 绥江县| 呼图壁县| 库伦旗| 昔阳县| 行唐县| 榆树市| 马公市| 邵阳县| 祁连县| 耒阳市| 福泉市| 蓬溪县| 赤水市| 榆林市| 天门市| 绥江县| 苗栗市| 保康县| 东乌珠穆沁旗| 虹口区| 肥乡县| 漠河县| 佛坪县| 廊坊市| 邻水| 九龙坡区| 上虞市| 铁岭市| 兴宁市| 灌云县| 永昌县| 青州市| 泰顺县| 阜南县| 政和县| 汾阳市| 镇安县| 玉环县| 二手房| 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