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農墾改革指明了方向。”省農墾總局黨委書記王兆力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按照省委統一要求和部署,墾區上下已經掀起全面學習熱潮,并將不斷深化學習成效,以講話精神為指引,奮力走出新形勢下墾區振興發展的新路子。”
王兆力說,下一步,墾區要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以提質增效為主線,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當前,農業主要矛盾已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墾區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產業結構調整更加迫切,壓力更大。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立足墾區實際,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農業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由主要依靠物質要素投入轉到依靠科技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由依靠拼資源拼消耗轉到可持續發展上來。加大“三減”示范推廣力度,實現減量提質控害;加快水稻超早育苗、振搗提漿,旱田免耕種植等新技術試驗示范,實現節本提質增效。完善以職工家庭經營為基礎、大農場統籌小農場的雙層經營體制,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調整種植業結構。穩定并擴大水稻種植面積;減少普通玉米,擴大專用品種玉米、青貯玉米、綠色(有機)鮮食玉米種植面積;擴大綠色(有機)大豆、馬鈴薯、雜糧、雜豆、中草藥、果蔬等經濟作物以及苜蓿、燕麥和大豆復種青貯等飼料作物種植,加快形成糧經飼三元結構。推進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發展食用菌、果蔬等種植,拓寬職工增收渠道。調整農業結構。以“兩牛一豬一禽”為重點,發展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畜禽養殖。加快發展“森林豬”“森林雞、鴨、鵝”等特色養殖。調整品質結構。著力發展安全、優質、綠色(有機)農業。推廣“鴨稻”“蟹稻”“鵝玉”等綠色(有機)農牧業生產模式。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發展“休閑農業”“創意農業”“養生度假農業”和“都市農業”。
二、以構建“三個體系”為重點,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黑龍江農墾已形成了組織化程度高、規;卣魍怀、產業體系健全的獨特優勢,我們要堅定現代農業發展方向,以農墾改革為牽動,進一步推進規;a、合作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社會化服務。農業產業體系是黑龍江農墾的優勢和潛力,也是現實短板。突出表現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強不大,活力不足,帶動能力不強。我們要瞄準短板發力,全面推進墾區國有企業合資合作引進戰略投資者,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管理層和員工持股;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和具備條件企業與資本市場合作融資上市四項改革措施,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利用好農墾管委會改革試點的政策紅利,加大招商引資與合資合作力度,推進產業項目建設。依托墾區種植業、養殖業優勢,積極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做強綠色、健康、高端食品加工業,提高墾區產業化經營水平。
三、以改進干部作風為抓手,積極推進農墾改革。扎實開展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堅持學為基礎,做為關鍵,改為重點,干為目的,努力實現以學促做、知行合一,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果體現到推動發展、干事創業、真抓實干上來。積極推進農墾改革,進一步激發墾區廣大干部職工自我改革動力,克服等靠思想,克服畏難情緒,以只爭朝夕的干勁,加快改革措施落地,盡快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樹立問題導向,善于發現問題,正確看待問題,勇于面對問題,科學解決問題。教育廣大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發揚北大荒精神,廉潔自律,做埋頭苦干的真把式,雷厲風行的快把式,追求卓越的好把式,打造墾區良好政治生態環境,重塑墾區形象。